下个月起,无“QS”标志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将禁售。“大限”日益逼近,可涉及的相关商品却有点参差不齐。
常州57家企业中1家过关,10多家正在办理
据了解,自2006年7月18日起,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共3个类别,6个单元的39个产品的市场准入工作。根据规定,截至今年8月底,涉及生产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的企业必须获得生产许可证号,销售产品也必须加贴“QS”标志。据市质监局食品生产监管处透露,国家对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实施市场准入,是出于保障食品安全的需要。在此要求下,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将被保留,在改良达标后获得生产许可证号;而生产不规范,产品不合格的小作坊将被依法取缔。据了解,我市涉及生产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的企业共有57家,截止到目前,仅有1家生产企业获得“QS”生产许可证号,10多家企业正在办理中,其中一半已经通过审查。 饮料瓶、膨化食品袋、方便面碗等大都已“改头换面”
昨日,记者在市中心某超市食品柜看到,饮料瓶、膨化食品包装袋、方便面碗等商品大都已经“改头换面”,包装上注有生产许可证号,并在醒目位置印有“QS”质量安全标志。其中,个别品牌面包的包装独具特色,不仅大包装袋上印有“QS”标志,就连每个面包的小包装袋也有加印。据超市方面透露,饮料瓶、膨化食品包装袋、方便面碗的“QS”率比较乐观:其中方便面包装已基本普及,饮料瓶、膨化食品包装袋的“QS”率也都在80%以上。“在架的没有加贴‘QS’商品,大都是存货。”据超市负责人介绍,饮料、膨化食品、方便面的市场流通快,产品更替频繁,目前,新引进商品的包装已全部加印“QS”标志。 保鲜袋、塑料托盘、高透明点心盒等大多没“搭上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保鲜膜产品“QS”率较低,不足商品总数的30%,仅有少部分产品获得生产许可证号,并标有“QS”质量安全标志,而其他同类商品的包装上,均只有“产品标准号”。最为糟糕的当数保鲜袋、塑料托盘、高透明点心盒等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记者走访我市乐购、大润发、时代、好又多等大型超市,均没有发现张贴有“QS”质量安全标志的保鲜袋、塑料托盘、高透明点心盒。 9月1日以后,查到无证的一律没收
“限令”日益临近,不免让人为还没有获得“QS”生产许可的商品捏一把汗。据了解,9月1日以后,各地质监部门将对当地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进行大规模的检查,对于市场上销售的无“QS”的食品用塑料制品,将由各地质监部门一律没收,相关生产厂家也将接受5-20万元不等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