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食品安全 > 详情
品种单一价格偏高 超市净菜难上普通百姓饭桌
发布时间:2007-11-26 | 信息来源: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品种单一、价格偏高、以及是否新鲜卫生等问题阻碍市场发展

  南海网11月23日消息:净菜,顾名思义就是洗干净的蔬菜,免去了择菜、洗菜的工序直接下锅烹饪。它的初衷是为填补市场、迎合工作繁忙的上班族的消费需求,然而记者采访发现,净菜的销售经营之路似乎走得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理想,包装精美的净菜与普通蔬菜PK,由诸多市民选票决定,净菜最终难以胜出端上普通百姓的饭桌。

  净菜难敌散装蔬菜

  23日上午,记者在家乐福超市看到,这里的净菜有素菜,还有素荤搭配的,一盒“精品萝卜”,净含量是0.380千克,价格是2.4元;0.148千克的荷兰豆,价格是2元;虾仁炒玉米是5.8元,什锦菜(含玉米、胡萝卜、花菜、黄瓜等)是3.9元。万福隆超市的净菜多是素菜,有精品胡萝卜、鸡汤蘑菇、金针菇等,净含量0.315千克的荷兰豆,售价为4.41元;山高娃娃菜售价为5.84元,净含量是0.730千克。这些净菜的素菜类净菜的价格在10元以下,而素荤搭配的净菜在10元以上。这些净菜的保质期一般是2-3天。

  记者在采访发现,相对净菜,市民对散装蔬菜的热情高得多。在南国超市,记者看到,早上人们在选购蔬菜的人比较多,而净菜区的人则寥寥无几。据超市工作人员介绍,青年男女和“上班族”是购买净菜的主要群体,他们大都看中净菜省时省力方便的优点,但这样的消费群体并不稳定,并不是每天的必需消费品,更多时间这一群体会选择“大排档”来解决就餐问题,家庭主妇对净菜的热情度不高。

  单调量少价高难普及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净菜难赢得更多市民的认可,主要原因在于其品种单一,价格偏高。在海秀路两家销售净菜较多的超市,记者发现净菜不外乎那么10个品种,大同小异,多数是素菜类,素荤类的较少。因此,很多市民觉得单一,没有新意。工作繁忙的陈女士认为,净菜在搭配上比较单一,有些搭配不符合她的胃口。价格也是消费者在选购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据了解,与直接购买原料相比,净菜的价格偏高,这给净菜的普及无形中设立了门槛。

  前不久,在一家外企就职的李小姐花18元买了一盘乌鸡煲,看着包装鼓鼓的,她觉得还挺划算。等菜煮好端上饭桌时,她才发现乌鸡和排骨就零零碎碎两三块,其他的全是大块的红萝卜和椰子。李小姐说,如果自己买原料,价格也不过10元左右。她说自己每月的收入有五六千元,仍觉得净菜的价格不便宜,其他普通消费者对净菜的价格看法如何可想而知了。

  卫生问题阻碍市场发展

  对大多消费者而言,买净菜除了图省时省力,还盼个干净卫生。但超市里的净菜是否干净?另人担忧。记者了解到,由于目前净菜卫生尚无国家行业标准,且有关部门在净菜进超市检测环节存在卫生监管盲区,净菜到底“净不净”,让不少市民质疑。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超市自制食品的监管,仅有《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两个标准,对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的标注进行了规定。而这两个标准也只是推荐性标准。

  此外,有些超市经营的蔬菜在保质期、储存温度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严格的标准。不少超市摆卖的净菜保质期都已是两天前的。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