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食品安全装上“电子眼”
发布时间:2011-01-03 |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
人人期盼吃得放心。记者从近日举行的省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食品安全监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启动式上获悉,通过3年攻关,我省将形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决策系统,并开发大米、果蔬、猪肉等优势食品和餐饮食品等全程安全溯源和控制技术,在长沙市和相关企业示范应用。据悉,这是省科技重大专项首次瞄准食品安全监控技术体系研究。
近年来我省对食品安全加大了整治力度,但在某些行业和区域,农药兽药残留超标、滥用食品添加剂和添加违禁物质等问题仍然突出,不仅影响餐桌安全,而且成为我省优势食品参与国内外竞争的瓶颈。与国外相比,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工作起步较晚,食品安全追溯则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建立以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基础的风险监控和评估预警技术体系与安全溯源技术体系,提高政府和企业对食品安全管理的能力。
据该专项首席专家、省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院长黄志强介绍,项目组将建立健全我省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风险评估和安全预警系统、信息报告系统,为公众提供准确的食品安全指南,为政府提供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决策支持。同时,采用条形码编码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手段,使消费者最关心的大米、果蔬、猪肉等大宗食品实现从生产源头到餐桌的安全保障。此外,针对餐饮业食物中毒问题,项目组还将开展中毒风险识别研究和检测技术研究,为民提供安全的餐饮食品。
(作者:胡宇芬 尹文辉 吴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