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大卖场也查出不少问题
发布时间:2011-01-08 | 信息来源:天天商报
春节将至,各大商场、超市又将迎来销售旺季。绍兴市场上的年货质量如何?节日促销会不会有欺诈、虚假宣传等猫腻?昨天,市工商局召开了食品企业公开评价会,通报了目前全市商场、超市在食品质量把关上存在的问题,许多知名大卖场名列其中。会上,来自全市各地的35家食品经营企业纷纷对营造安全的消费环境作出了承诺。
卖场“质量把关”漏洞不少
为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市工商局共花了2个月时间对全市主要商场超市实施了2010年度食品经营企业公开评价。评价对象为全市范围内大型食品经营企业共35家,都是本地区规模较大,销售量较多、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大型商场超市,时间是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
评价的商品主要以食品为主,内容包括商品质量、管理制度、企业诚信、社会评议等几大类共19项指标。不过从商品质量监测看,情况总体一般。抽检的175个批次食品中总合格率为78.9%,食品标签不合格的产品共5批次,占不合格批次的13.5%,而商品内在质量合格率为81.7%。
据了解,抽检的食品主要为豆制品、方便食品、糕点饼干、蜂蜜、蜜饯、肉制品。主要问题有:菌落总数超标,蛋白质含量不足,检出苯甲酸、甜蜜素,微生物超标,超范围使用甜味剂,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等等。其中在诸暨一百东湖农贸市场分公司、新昌上海农工商超市、新昌利群商贸公司利群超市、杭州联华华商集团越兰店、千客隆昌安购物中心、雄风物流公司诸暨艮塔路超市、诸暨大润发超市、沃尔玛上虞江扬路分店分别抽检5个批次商品,均有2个批次不合格。“乐购”绍兴分公司现场检查时还发现有两盒过期的进口饮料。
“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作为食品行业,经营者对每种进货食品的生产商或经销商的营业执照,流通许可证,合格证明等相关资料要进行一一审核并登记备案。不过,在此次评价中发现,一些单位的“安全”意识还不是很高,不少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比如,少数企业或者索取不齐全或者备案不到位,如“三江购物”绍兴分公司、沃尔玛上虞江扬路分店、华润万家诸暨日森大厦生活超市、新昌利群商贸利群超市、诸暨雄城百货、杭州联华华商集团越兰店等6家单位在索证备案工作上均有相应的缺失。特别严重的是在三江购物绍兴分公司抽查5个批次的商品,商家连一个批次的索证备案资料都不能提供。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场抽查中,少数商场超市食品销售人员被提问食品安全有关基础知识时,一知半解甚至一问三不知。而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有些商场超市没有建立专门的临近保质期食品专柜,有的即便建立了临保专柜,但基本形同虚设。
另外,有关散装食品的规范包装问题,在对各商场超市随机抽取2个批次的散装食品检查中,散装食品标识一无所有的现象特别严重。35家参与评价的商场超市中有20家在散装食品的标识的规范包装上存在严重问题,只有8家单位在散装食品标识上才完全规范。
35家食品经营商发出承诺
临近年关,年货的质量问题和节日消费者环境成为不少消费者关注的话题。市区各大商场超市中商品准入制度到底做得怎么样?过期不合格食品能否主动退市销毁?问题食品会不会主动召回?昨天的新闻通报会上,来自全市35家食品经营企业就此发出了各自的承诺。
市工商部门表示,如果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遇到不合理情况,可以立即拨打12315向工商部门投诉反映。